當孩子和主要照顧者一分開就哭,他很可能「分離焦慮」了。分離焦慮是一種常見的情緒反應,特別是在嬰兒和幼兒發展階段。當孩子與主要照顧者分開時,可能會感到極度不安和焦慮,了解分離焦慮的原因及其表現,並學會有效的應對策略,對於父母和照顧者來說至關重要。
一、分離焦慮的定義
分離焦慮是指孩子在與主要照顧者分開時所表現出的強烈不安和焦慮情緒。這種情緒反應在嬰兒和幼兒中尤為常見,通常在 6 個月到 3 歲之間出現。
二、分離焦慮的發生階段
孩子最常出現分離焦慮主要落在兩個時期,其一是嬰兒期(6-12個月),其二則是幼兒期(1-3歲),父母需要耐心應對,協助孩子度過焦慮。
嬰兒期(6-12個月)
在嬰兒期,分離焦慮通常在 6 到 12 個月之間開始出現。這個階段的嬰兒開始認識到主要照顧者的存在和離開,當他們意識到照顧者不在身邊時,會感到不安和哭泣。這是因為嬰兒的認知能力正在發展,他們開始理解「物體恆存」的概念,即物體或人即使不在視線範圍內也依然存在。
幼兒期(1-3歲)
幼兒期的孩子在 1 到 3 歲之間,分離焦慮可能會更加明顯。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發展出更強的依附關係,當他們與父母分開時,可能會表現出強烈的抗拒和焦慮。這是因為幼兒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性正在增強,但他們仍然依賴父母提供安全感和支持。
(圖片來源:Photo By: Kaboompics.com)
三、分離焦慮的原因
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主要照顧者需要了解分離焦慮的原因,對症下藥。分離焦慮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依附關係:孩子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強烈依附關係是分離焦慮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種依附關係是孩子在早期發展中建立的,對他們的情感安全感至關重要。
- 認知發展:隨著孩子的認知和情感發展,他們開始意識到照顧者的存在和離開,這種認識會引發焦慮。特別是在嬰兒期和幼兒期,孩子對於環境的認識和對照顧者的依賴使得分離變得困難。
- 環境變化:搬家、換學校或家庭結構的變化等環境因素也可能引發分離焦慮。這些變化會打破孩子熟悉的環境和日常作息,使他們感到不安。
- 個性特質:一些孩子天生較為敏感,對分離的反應也會更強烈。這些孩子可能更容易受到環境變化和陌生情境的影響,表現出更強的分離焦慮。
四、分離焦慮的表現形式
如何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狀況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根據孩子的年齡和個性特質有所不同。常見的表現包括:
- 哭泣和尖叫:當孩子意識到主要照顧者要離開時,可能會表現出強烈的哭泣和尖叫,試圖挽留照顧者。
- 緊抓不放:一些孩子會緊緊抓住照顧者的衣服或手,不願意放手,表現出強烈依賴。
- 拒絕與他人互動:在分離期間,孩子可能會拒絕與其他人互動,表現出孤立和退縮的行為。
- 睡眠困難:分離焦慮也可能影響孩子的睡眠,表現為入睡困難或夜間頻繁醒來,尋找照顧者的安慰。
- 身體不適:一些孩子在分離期間可能會表現出身體不適,如頭痛、腹痛等,這些症狀通常是由焦慮引起的。
(圖片來源:Josh Willink)
五、分離焦慮怎麼辦?處理孩子分離焦慮的 10 大策略
解決分離焦慮策略 1 | 建立安全感
在日常生活中,藉由穩定的作息和一致的照顧方式,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固定的日常活動,如起床和睡覺時間、規律的用餐時間以及每天的遊戲和學習時間,能讓孩子感到更有控制感,從而減少焦慮。父母應該保持冷靜和一致的反應,當孩子表現出焦慮時,給予他們安慰和支持,讓他們感到被理解和愛護。
解決分離焦慮策略 2 | 逐步適應分離
讓孩子逐步適應分離的過程,例如短時間的分開,然後逐漸延長時間。父母可以從每天幾分鐘的短暫分離開始,逐漸增加分離的時間。當孩子適應了這種短暫的分離後,可以進一步嘗試讓孩子與其他家庭成員或朋友短暫相處,然後逐漸延長這些分離的時間。這種逐步適應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減少對分離的恐懼和焦慮。
解決分離焦慮策略 3 | 父母情緒保持冷靜平和
父母在分離時保持冷靜平和,能夠傳遞給孩子安全感。如果父母表現出焦慮或不安,孩子也會感受到並加劇他們的焦慮。當父母需要與孩子分開時,應該保持輕鬆和積極的態度,避免表現出過度的擔憂或不安。可以用簡單而堅定的語氣告訴孩子分離是暫時的,並且會很快回來。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到分離是正常的,不需要過度擔心。
解決分離焦慮策略 4 | 建立分離儀式
建立一個簡單的分離儀式,例如揮手告別或給予擁抱,讓孩子感到安心。這些儀式應該簡單而一致,每次分離時都進行相同的儀式,讓孩子感到熟悉和安全。例如,每天早上出門前,給孩子一個擁抱,說「媽媽很快就會回來」,然後揮手告別。這樣的儀式可以讓孩子感到分離是有規律的,不會感到突然和不安。
解決分離焦慮策略 5 | 鼓勵孩子獨立
鼓勵孩子參加社交活動和獨立遊戲,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獨立性。父母可以藉由安排孩子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如遊戲小組、幼兒園或課外活動,來幫助孩子建立社交技能和自信心。在家中,父母可以鼓勵孩子進行獨立遊戲,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探索和學習。當孩子成功完成一項任務或活動時,父母應該給予積極的反饋和鼓勵,讓孩子感到自豪和自信。
(圖片來源:Artem Podrez)
解決分離焦慮策略 6 | 提供替代安撫物品
給孩子一個安撫物,如毛毯或玩具,讓他們在分離時感到安慰和安全。這些物品應該是孩子熟悉和喜愛的,能夠在分離時給予他們情感上的支持。例如,一個孩子喜愛的毛毯或玩具熊,可以在分離時陪伴他們,讓他們感到安心。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在分離時攜帶這些安撫物品,並告訴他們這些物品會一直陪伴他們,直到父母回來。
解決分離焦慮策略 7 | 事先預告分離
在分離前告訴孩子即將發生的事情,讓他們有心理準備。例如,可以告訴孩子「媽媽要去上班了,下午會回來接你」。這樣可以減少突然分離帶來的驚嚇和不安。父母應該用簡單而清晰的語言告訴孩子分離的時間和原因,並強調分離是暫時的。例如,可以說「媽媽要去工作了,你會和奶奶一起玩,下午媽媽會回來接你」。
解決分離焦慮策略 8 | 保持聯繫
在分離期間,藉著電話或視訊通話與孩子保持聯繫,讓他們知道照顧者依然關心和愛護他們。父母可以在分離期間定期與孩子聯繫,告訴他們自己的情況,並詢問孩子的感受和活動。例如,可以在午休時間打電話給孩子,告訴他們自己在做什麼,並詢問他們的情況。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到父母依然關心和愛護他們,減少分離帶來的不安和孤獨感。
(圖片來源:Photo By: Kaboompics.com)
解決分離焦慮策略 9 | 建立信任關係
建立和維持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是減少分離焦慮的重要因素。父母應該藉著一致的行為和反應來建立這種信任。例如,當父母承諾會在某個時間回來時,應該準時出現,這樣孩子就會知道父母的話是可信的。此外,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感受,當孩子表達出焦慮或不安時,應該耐心傾聽並給予安慰。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支持,從而減少分離時的焦慮感。
解決分離焦慮策略 10 | 諮詢專業兒科醫生
如果孩子的分離焦慮非常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可以考慮尋求專業的兒科醫生、兒童心理師的幫助。他們可以提供專業的建議和支持,幫助孩子和家庭度過這一困難時期。專業的兒童心理師家可以評估孩子的情況,訂定個人化的治療計劃,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他們可以使用各種治療方法,如認知行為療法、遊戲治療等,來幫助孩子理解和應對分離焦慮。
結論
分離焦慮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藉由了解其原因和發展階段,父母可以採取有效的應對策略,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階段。建立安全感、逐步適應分離、保持冷靜和創造分離儀式等方法,都是減輕分離焦慮的有效途徑。父母的支持和理解對於孩子克服分離焦慮至關重要,讓孩子在安全和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本文首圖來源:SAULO LEITE)